首頁 > 產業資訊 > 新聞自律 >
閱讀人數:31119人 友善列印

1020315 媽媽嘴案轉民眾投訴意見

 

各位新聞自律評議委員:

 

 

代轉本人今日接獲部分民眾與NCC轉達多起民眾投訴,

 

投訴內容包括:

 

 

1,特定新聞頻道談話性節目主持人到案發現場以戲劇手法模擬演出

 

2,部分新聞頻道談話性節目大篇幅推論演繹案情

 

3,部分新聞頻道與節目播出靈異內容

 

 

以上播出內容,造成投訴觀眾們感到不適,

 

提供各位參酌.

 

本案受到社會注目,編採製播時敬請審慎處理,遵守STBA新聞自律規範與過去協調案例之自律精神.

 

談話性節目在新聞頻道上播出,行政編制也隸屬新聞部,屬於各新聞頻道內部自律機制所及範圍.

 

 

以上代轉 

 

感謝大家

 

 

STBA新聞自律評議委員會主委

 

陳依玫  敬上

 

2013/03/15

 

 

 

以下為3/8日發出之提醒, 僅有聯合影音(UDNTV)回覆如下.

 

 

針對STBA會員目前之”報導篇幅, 播出內容專業程度, 採訪手段與過程”是否有需要自律提醒事項? 或者進一步發起自律協議之處?

 

針對非STBA會員之其他新聞媒體,是否有協調需求?

 

 

自律建議

年代

東森

中天

民視

三立

TVBS

非凡

壹電視

UDNTV

備註

篇幅

               

老夫婦遺體發現當日僅由聯合報新北市記者發出一則檢警現場勘驗新聞,畫面處理均符合新聞自律原則.後續新聞本台並無跟進報導

 

內容

                   

採訪

                   

其他

                   
                     

 

 

 

附件:

 

STBA新聞自律綱要相關條文:

 

 

一、犯罪事件處理:

 

1.基於「無罪推定原則」,犯罪嫌疑人未經法院判決確定,採訪、報導時應保護其人權。

 

2.基於「偵查不公開原則」。不主動採訪、報導偵查細節;犯罪嫌疑人「模擬犯罪現場」之採訪、報導,應於警戒線外為之。

 

3.避免以誇張、煽情、或刺激方式報導殺人、拷打等暴力事件。

 

4.避免詳細報導犯罪手法。

 

5.避免報導將犯罪者「英雄化」。

 

四、災難或意外事件處理:

 

1.應在封鎖警戒線外採訪、報導,避免妨害救難(援)工作之進行。急診室亦屬警戒範圍,未取得當事者或院方同意前,記者不得進入拍攝採訪。即使進入拍攝,亦應注意儘量不做「侵入式」採訪、拍攝。

 

2.在靈堂、救災指揮中心等,均應避免「侵入式」採訪、拍攝。

 

3.採訪罹難者家屬或傷者時,儘量在不傷害當事人的情況下抱持同理心,以審慎的態度與專業的技巧,進行採訪、拍攝,並且尊重受害者及其家屬之感受,避免造成二次傷害。

 

4.考量災難事件受害者/家屬的身心衝擊,避免加重心理創傷,報導製播時注意下列數點:

 

(1)避免過度呈現令人驚懼的畫面,對於意外災難現場所拍攝到的影像,必須加以嚴格審慎篩選後,才得以播出。

 

(2)對於意外災難事件之慘狀、或暴力攻擊之血腥效果,不做特寫拍攝,若無法避免拍攝,須在後製剪輯予以處理。

 

(3)勿過度使用悲傷者痛苦、哀嚎的影像,若有必須使用的理由,務必經過審慎過濾並且絕不濫用,或過度重覆播放。

 

(4)悲劇或災難發生一段時間之後,在畫面與報導篇幅比重上,應謹慎考量災民心理傷害,避免引發負面效應。

 

5.注意使用影片畫面之時效,加註字幕說明,以免引起誤解。

 

6.遇有重大災害或大量傷患,應向事故權責單位取得傷患名單、傷亡狀況及救治情形。

 

7.鑑於媒體的報導易引發受害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 PTSD)」,媒體應加強在職教育,進行災難新聞採訪、拍攝、製播之專業教育訓練,協助媒體工作者了解受害人心理,減少傷害、誤解和衝突。

 

8.鑑於災難傷亡現場對採訪記者亦可能造成心理創傷,媒體應提供採訪記者事前以及事後之心理諮商或協助。

 

  

 

十三、靈異等超自然現象事件處理:

 

1.靈異、通靈、觀落陰、或其他玄奇詭異等涉及超自然現象,其情節讓人驚恐不安者,不得播出。

 

2.算命、風水、解運、或其他類似超自然事物,其描述令人驚恐不安,並易致觀眾迷信者,不得播出。

 

3.上述靈異等超自然現象或事物,如涉及宗教信仰或公共議題時,得審慎、少篇幅(時數)的採訪、報導。但如因此而有導致兒童驚慌或焦慮不安之虞者,仍不得播出。

 

 

 

參考協調案例:

 

950524衛星新聞頻道新聞自律委員會協商機制啟動意見表

 

 

 

 

中華民國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衛星新聞頻道新聞自律委員會協商機制啟動意見表

新 聞事 件

  南迴鐵路出軌案

日期

 2006/5/24

提案人

陳依玫TVBS新聞部協理

  協商理由

  南迴鐵路出軌案,隨著偵辦進度,引發社會高度關切,惟大批媒體長期駐守在李泰安家門口,並且大篇幅、多角度報導,逐漸引起社會評議,經公會周理事長盛淵提醒、反應輿情,特此啟動新聞頻道第一次的自律協商機制  

   協商內容

  有關南迴鐵道出軌案之報導,即日起,無關司法偵辦,無關社會公眾利益者,各新聞頻道將自我約束,在報導的內容與篇幅上加以節制. 

東森楊荊蓀       5/25 1730 回傳  

中天平秀琳()      5/25 1400回傳 

三立吳戈卿       5/25 1000回傳

八大劉忠繼       5/25 1000回傳

民視胡婉玲:民視新聞自始至今皆以最高標準處理李泰安新聞,故欣見同業自我約束。5/25 1144回傳

年代黃晴雯:本台目前有關本案之報導已符合協商內容。  5/251000回傳

非凡         TVBS        鄧美華     孫嘉蕊       5/24            5/24 1845          1800回傳           回傳

同意協商內容

   本次協商無新聞台主管反對